<code id="1yl2u"></code><object id="1yl2u"></object>
<th id="1yl2u"></th>
    <code id="1yl2u"></code>

    <th id="1yl2u"><option id="1yl2u"></option></th>

  1. 您的位置:法律快車 > 法律知識 > 勞動法 > 工傷賠償 > 工傷死亡賠償 > 工傷賠償金怎么算

    工傷賠償金怎么算

    法律快車官方整理 更新時間: 2023-04-10 14:05:48 人瀏覽

      一、工傷賠償怎么算

      法律快車提醒您,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計算如下: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本人工資×25個月,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本人工資×23個月,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本人工資×21個月,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5.五級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本人工資×18個月,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6.六級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本人工資×16個月,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7.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8.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9.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10.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職工因公致殘或因公致死時,能獲得工傷保險提供的補償。因公致殘的補償標準在《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和第三十六七中有規定,傷殘等級在經過工傷認定后分為十級,十級是最高的傷殘等級,具體補償多少要視傷殘的等級而定,一般為一次性的傷殘補助金和每月的傷殘津貼。獲得補償的前提是接受勞動能力鑒定和接受治療,如果是刻意的拖延病情而且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將會喪失工傷保險的保障資格。

      二、做工傷鑒定需要什么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職工本人身份證明;

      3.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4.初次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職工本人無法申請、由其直系親屬或者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同時提交申請人身份證明及申請人與傷亡職工關系的證明。

      三、工傷賠償款多久能拿到

      其職工在工傷醫療終結后,由單位憑其《工傷認定書》、醫療單據以及相關資料送社保部門審報工傷待遇。一般社保的服務承諾是:

      1.自受理單位申報工傷保險待遇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工作。對不符合規定的,退回單位。

      2.自受理單位申報工傷待遇的次月15日前,將核準的工傷待遇撥到單位銀行帳戶,單位負責按規定發放。如果已超過服務承諾的期限,可前往社保咨詢。

      一般在45個工作日內,工傷賠償的錢在申報以后,可以到賬,具體時間各地有所不同,可直接咨詢當地工傷保險機構。

    引用法條

    拓展閱讀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內容錯誤請通過【投訴】功能聯系刪除.

    點贊
    收藏
    分享至

    相關知識推薦

    相關文書下載
    限時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編輯下載

    宅男噜噜噜66一区二区
    <code id="1yl2u"></code><object id="1yl2u"></object>
    <th id="1yl2u"></th>
      <code id="1yl2u"></code>

      <th id="1yl2u"><option id="1yl2u"></option></th>